close

  2日,哈爾濱一日雜品倉庫發生火災,5名消防戰士救火時犧牲。可是,“哈爾濱市道外區太古街727號庫房火災基本情況”的通報,585字消息,領導占258字,列出省委書記、省長、省委秘書長、省政府秘書長、市委書記、市長、常務副市長、宣傳部長、副市長等領導名字,省委辦公廳、省政府辦公廳、省安監局、省公安廳、省衛計委、省公安消防總隊等政府部門。可救火犧牲的消防戰士連個名字都沒有。(綜合新華社、央視等)
  一旦有火災等安全事故,“領導重視”就如影隨形,這是官方消息飽受輿論詬病的根源。因為借災難尋找存在感,這樣的行為大家不買賬。儘管寫消防戰士的只有約30字,但大家敬佩他們的行為,惋惜他們的生命,卻對字數多好幾倍的“領導重視”嗤之以鼻。
  火災發生之後,領導不受待見,因為他們是調查和追責的對象。可是,官方稿件中羅列的“領導重視”卻暗示,他們才是救火的“指揮官”,這不僅搶了消防戰士的功勞,也推卸掉了災後應當背負的責任。因此,每次發生火災、車禍、地震等天災人禍,“領導高度重視”和“群眾情緒穩定”就成了官方消息的標配,前者是推卸責任竊取功勞,後者是假裝群眾認同此說。
  顯而易見,領導幹部主導社會治理,他們的“重視”應當在火災發生之前,應當在生命犧牲之前,應當未雨綢繆,而不是當事後諸葛亮。以此觀之,安全之後的“領導重視”的邏輯何其荒謬:火災奪人性命,說明領導幹部的社會治理能力低下,無力組織大家應對不測的風雲。可是,卻不得不借助同樣的治理能力彌補社會失序。救災和重建的過程中,專業不搭邊的“領導重視”,只會凸顯權力對生命的冷漠,並不能改善社會治理的水平。“領導”浪費公共資源,“重視”拔高治理成本。
  對領導幹部來說,治下出現了奪去生命財物的災難,第一反應得是道歉並請求家屬和社會原諒,繼而為救援和重建提供必須的資源,最後決定是否引咎辭職以謝天下。這涉及政治道德和人性底線,但領導幹部卻被保護得好好的,說明社會治理體系有供其藏身的漏洞。領導幹部,尤其是政府和部門的一把手,對治下資源享有絕對的控制權。他們在進行社會治理時,聽不到內部的不同意見,也聽不進社會大眾的建議,完全靠個人認識和好惡,這樣的治理必然效率低下,併在美麗外表後面埋下種種隱患。而且,領導幹部在權力體系中處於有百利無一害的位置,治理能力不夠造成的風險由政府用公信力承擔,公共資源事倍功半換來的收益由個人收入囊中。連國際化都市上海,都缺乏和其經濟文化實力相匹配的治理體系,以至於發生了本不該發生的踩踏事故,何況其他地方。
  很簡單,避免災後出現“領導重視”、“情緒穩定”等冷漠的官話空話套話,必須破除權力體系對領導幹部的保護,讓他們對所有治理行為肩負責任,才會把“重視”提前到安全事故之前。這樣權力的代理人也會謹小慎微,並聽得進不同意見,進而減少日常生活中的不測。
  文/趙查理
(原標題:“領導重視”別總是拖延到災後)
(編輯:SN123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zprlacc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